Friday, October 14, 2011

[書]《決鬥機器》

ISBN:666-360-961-0
中圖分類號:857.83 6322;出版者:國家出版社
印刷所:三文印刷館有限公司
國家科幻叢書 21;行政院新聞局局版臺業字第0632號
作者:Ben Bova

在某個人類可以星際旅行的世界中,有位天才教授發明可以讀取腦波的機器,讓兩個人透過腦波交流,選擇進入其中一個人所想像的世界,原本是為了研究心理學所製造的機器,後來卻風靡各個星球,讓這位教授賺進不少財富,因為這台機器可以提供有爭執的兩人在其中決鬥卻又不傷害身體,所以被稱為「決鬥機器」,決鬥過程中會有醫生全程監視,若發現危險就停止決鬥,因此不管大小事都可以申請決鬥;故事中宇宙分為三大勢力:最強大的地球聯邦擁有眾多盟國,組成聯合軍維持宇宙秩序、獨裁者所統治的星際帝國、資源豐富的獨立星系,星際帝國覬覦獨立星系上的豐富資源,若能將之併吞,就有實力與地球聯邦一戰,有天聯合軍找上發明「決鬥機器」的教授,因為獨立星系上發生了幾件命案,死亡者都是在決鬥過程中突然喪命,但是一旁監督的醫生們卻都沒有發現異樣,偏偏死者是政府決策高層,因為與星際帝國的外交官有嫌隙而相約決鬥,如果再繼續決鬥下去,可能整個獨立星系的政府高層都要送命,當地技師卻檢查不出問題,只好求助發明者。

揹負重責大任的教授檢查結果也是一切正常,不過教授卻因參與幾場決鬥而大出風頭,星際帝國的外交官便故意找碴,兩人進行決鬥後,教授才發現原因是外交官找了幾個有心靈感應的人幫手,讓原本應是一對一的決鬥變成多打一,因為死亡的感覺太痛苦,過於逼真,而使獨立星系的高層喪命,知道秘密後,教授也找了幾個高手幫忙,在下次決鬥中贏過外交官,讓他在決鬥中戰無不勝的紀錄畫下句點,並揭穿星際帝國想利用決鬥協助達成併吞獨立星系的目標,最後在某次意外中發現決鬥機器可以讓意志強大的人瞬間傳送到另一台機器所在之處,因而聯合星際帝國內的反對派推翻獨裁者,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該怎麼說呢……實在是太愚蠢了!進化到可以星際旅行卻不能控制自我情緒,竟然以原始打打殺殺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方式只會助長個人攻擊傾向,遇有爭執就想以暴力解決,這作者大概是看了太多西部片和格鬥比賽才會寫出這種作品吧?再說這決鬥也有漏洞可以鑽,就直接想像一個會攻擊對方的環境,像是被異形佔領的太空船或是只有自己能避開的地雷區,先嚇破對方的膽就贏了,不能排除環境的影響,這還叫什麼公平決鬥?

Tuesday, September 13, 2011

[書]《無限軌道》

ISBN:666-360-960-2
中圖分類號:857.83 6322;出版者:國家出版社
印刷所:三文印刷館有限公司
國家科幻叢書 20;行政院新聞局局版臺業字第0632號
作者:Poul Anderson

故事設定中的地球權力掌握在一小部份精英手中,普通人民受到壓迫,社會經濟衰退,不再重視科學發展,甚至要把外太空探測活動取消;追求民主的異議份子於是與掌權者商量,讓他們這群人能搭乘太空船到外星球去殖民,政府也少了個煩惱,有點像艾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只是沒那麼有趣,船員大部份時間處在冷凍睡眠狀態下,輪流起來值勤,故事裡有提到折返點的概念,也有利用太空船力場將繞外星球軌道漂流的裝備減速的情節,可以看出作者也是屬於硬科幻作家,可惜整篇故事沒有特別吸引我的地方,倒是讓我思考起一個問題。

一個社會如果缺乏底層的農工業從事人口還有辦法繼續維持下去嗎?故事中一群人到了外星球後大部份都要務農來維持生活,雖然有些高科技設備,但是幫助不大;目前台灣從事農漁牧業的人口似乎逐漸減少,老年人口所佔比例逐年升高,看日本《料理東西軍》介紹的許多仕事人也都六、七十歲,當這些老一輩的農漁民退下來,子女又不願接手,會有什麼情況出現呢?本地農產品價格上漲,產量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只好由國外進口,依賴農業機械化大量生產的國家?價格上漲到某一程度,從事農漁業所需付出與收入對比之下能夠吸引新一批人加入?或者政府引進農業外勞來做這些本國人不願做的辛苦工作,更甚者,像澳洲農場打工般提供機會給外國人來臺灣學中文?祖父母那一代務農維生,小時候也有幫忙過,當我懂事時起,父母已有工作,不再靠種田維生,田地就休耕轉作,偶爾聽父母描述他們小時候的故事,總覺得這數十年間社會變化真大,偶爾開玩笑說沒有工作就去種田賣菜,總是被笑說太傻;再過十年,不知道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Tuesday, August 23, 2011

[書]暫存清單

博客來在推貓頭鷹書房出版社20週年特價

雖然很心動,可是手邊沒錢,只好先列個有興趣的書籍清單,以後逛舊書店多注意一下,
或是等有錢再入手

書名 : ISBN

科普:
大腦、演化、人:是什麼關鍵,造就如此奇妙的人類? : 9789861205205
漢字的故事 : 9867415892
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睡覺 : 9789867001672
設計舒適:家的設計原理 : 9789866651465
詩經植物圖鑑 : 9574693546
語言的祕密 : 9789862620304

小說:
守護程序 I 網路殺神 : 9789861207551

Monday, August 22, 2011

[書]《死亡路》

ISBN:666-360-950-5
中圖分類號:857.83 6322;出版者:國家出版社;印刷所:三文印刷館有限公司
國家科幻叢書 17;行政院新聞局局版臺業字第0632號;民國69年8月出版
作者:Roger Zelazny

背景設定是人類使用核彈大戰,毀滅了世界上大部份地區,因為核彈威力強大的關係,造成氣候改變,出現超強龍捲風將地上一切吸到空中,在平流層中漂浮,飛機無法起飛,無線通訊因此中斷,倖存的美國城鎮彼此孤立,自成一國,相互通訊只能靠信差送信,但是除了空中有時會降下石頭雨把車子砸爛,地貌改變,道路難以通行,還有突然出現的龍捲風會把車子捲上天,許多生物也因為輻射線的關係突變,體型巨大化,具有強烈攻擊性,所以信差這個工作十分危險,很少人能夠勝任。

這時候某個地方因瘟疫流行,派出信差求救,剛好主角所在的城鎮擁有疫苗,決定徵求自願者運送疫苗過去幫忙(原來的信差吸收過多輻射掛點了),而主角過去是飆車族的頭頭,被抓進監獄後世界大戰爆發,原本的同黨四散,因為只有他走過俗稱「死亡路」的城鎮連絡道路,所以選中他擔任領隊,帶領三台重武裝車輛出發。

這篇故事該怎麼說呢……實在太唬爛啦!當城鎮間無法交流的時候,要怎麼維持正常生活?還可以造出擁有火焰槍和飛彈的武裝車輛,哪個地方有存這麼多資源啊?而且風暴和怪物怎麼都不會去侵襲城鎮,簡直就像 RPG 遊戲,村莊內一片和平,但是出了村莊就是魔界啊!比車輪還大的蛇,會攻擊人類的超大蝙蝠群平常到底吃啥?主角路上經過和平的農村地帶,怎麼沒有被怪物攻擊或暴徒洗劫?反而是愈靠近目的地愈容易遭到飆車族襲擊?

看這部小說讓我想起小時候看的某部動畫片,也是描述運送疫苗或疾病解藥,只是地點是在極地或某個寒冷地區,主角利用雪橇移動,不過這本小說另外加入飆車族要素,偶爾會描述到主角過去飆車的經歷,還讓我學會一個新詞 - Hell Angel,後來看 TBBT 還有提到,讓我嚇了一跳;這本書又好像在看 XX 教的故事,主角偶爾會思考人生意義,在作夢或是最後受傷快撐不住的時候彷彿看見一道光或是一個人叫他加油,最後堅持到底完成任務,好像在講就算過去是個無惡不作的飆車族,只要誠心悔改就會找到救贖,完成神聖使命得到真正滿足。

這本書沒有列出作者,某天心血來潮用書名下去搜尋才發現有同名電影,才找到原著,而且作者還挺有名氣,得過不少科幻小說獎,可是老實講,我真的覺得這篇故事不怎麼樣,而且出版社怎麼不找人家得獎作品來翻,還不列出作者名稱,實在是很過份……

原著小說維基介紹:

Monday, August 15, 2011

[書]《銀河鐵衛》

ISBN:666-360-945-9
中圖分類號:857.83 6322
出版者:國家出版社;印刷所:嘉信印刷廠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局版臺業字第0632號;民國69年8月出版
國家科幻叢書 1
作者:不詳

內容故事分「銀河鐵衛」、「龍族」兩篇

銀河鐵衛:

「我是主角我最強」,故事講完了。

主角原本是個身體有殘缺的畫家,有藝術天份,但認為其他人都不懂他的理念,有點孤僻,不願與他人往來,有一天,高等外星人出現在地球上,說有另外一群壞蛋外星人要進攻地球所在的銀河系,雖然地球是個未開發的蠻荒國家,還是要意思意思派個人過去幫忙打仗才有團結精神(其實只要在旁邊看就好),主角剛好就是地球上唯一有潛力的人,於是高等外星人幫忙把殘疾治好,讓他吸收地球人元氣三天(有點像七龍珠的元氣玉需要集氣,吸收他人的精神力量,充飽電才能操縱外星人的太空船和武器),接著帶到銀河系的邊緣,把主角跟同銀河系內較落後的星球代表丟在一艘小船上自生自滅,宅心仁厚的主角將原本彼此不服的船員團結在一起,共同練習操作太空船與武器;敵人進攻時,高等外星人的電腦判斷打起來會輸,為了保命避免無謂犧牲,所有的船艦連一炮都沒發就轉頭閃人,只剩主角一行人開著小太空船面對漫天蓋地的敵人,主角為了保護心愛的地球,照樣鼓起勇氣衝進敵陣大開殺戒,當其他船員精疲力竭,無力再戰之時,突然由主角體內湧出一股力量傳給船上所有人,又再支撐了一陣,眼看力量即將耗盡之際,突然高等外星人的重炮戰艦回頭加入戰場,同心協力之下將敵人殲滅大半,趕出銀河系;主角一行人接受表揚時,高等外星人才說「原本電腦判斷這場戰鬥沒有勝算,沒想到你們有那麼強的力量,支撐了那麼久,後來電腦又判斷這場戰鬥打得贏,我們才會回頭再戰」;當主角日後與戰友相聚還提到高等外星人必會被他們這些落後星球所取代,因為高等外星人修改過自身基因,所以沒有情緒起伏,也因此失去了進化的能力,反而是他們這些容易被情緒影響的種族能持續進化,最終取而代之。

故事看完讓我想起「天元突破」,靠著熱血能打倒一切,在那個年代能寫出這種熱血漫畫的劇情也算厲害,只是回想起來會覺得沒啥內容,倒是外星人難道不會分析這些幫助打勝仗的種族,進而使自己更強大嗎?

龍族:

在一個湖中,住著三隻水怪,一名探險家為了查明真相下湖調查,卻因水怪將設備破壞而無法回到船上,即將喪命之際被水怪救起,在湖邊洞穴內過了一夜,雖然無法以言語溝通,還是透過動作了解彼此並無惡意,最後探險家回到船上後決定不再繼續調查,有點普通,只是這篇故事是由從水怪的角度描述這段過程,另外多了許多水怪的內心戲和設定,看起來更悶,尤其把水怪主角翻成龍女,怎樣看都不順眼,最神奇的就是下面這段本書一開始的介紹:

關於這本書:
「龍族」是敘述龍族,一家四口回歸海洋的故事。對於龍女內心的掙扎有刻劃入微的描述,她為了延續龍族僅存的命脈,不敢觸犯各種古老的傳說和禁忌,但又極其渴望與人類接近,在偶然的機會下,救了一名潛水人,為了避免暴露龍族的行蹤,不得不舉家遷徙,經由陸路回到一望無垠的海洋中。

最後兩句很有問題,故事結尾水怪並沒有離開湖泊,只是在心中決定要離開,根本沒有描述到遷徙過程,更何況設定還有提到附近人來人往,光是探出湖面就很容易被發現,就憑幾句水怪的想法就寫成這樣實在有點過份,照這種寫法,我大概會變成拋棄無數少女的花心大蘿蔔……

這本小說前半段的「銀河鐵衛」其實真的不錯,只是後面的「龍族」實在太悶太無聊,一次看完會想把這本書摔到旁邊,不知道把這兩篇故事擺在一起的編輯腦袋裡在想些什麼?

Wednesday, August 3, 2011

[書]《滾石家族遊太空》

ISBN:957-621-776-8
作者 海萊因 (Robert A. Heinlein)

劇情上算是普普通通,沒有令人特別驚豔,不過倒是第一次感到宇宙的深邃與恐怖,不管是剛開始在太空中修理腳踏車,將身體固定在太空船上的描述,或是石奶奶最後在小行星帶迷路,讀起來眼前似乎就出現了不見盡頭的黑暗,彷彿會將人吸進去,沒有溫度也沒有感情,聽不見聲音也看不到人影,在其中漂流是真正的孤獨。

在星際旅程途中,人類還是無法避開疾病的侵擾,當麻疹流行起來,整艘商用太空船因此癱瘓,連船醫都被感染而需要石媽媽伸出援手,人體是如此的脆弱,讓我不禁懷念起克拉克太空漫遊系列中已擺脫身驅的外星人,或是艾西末夫《 The Last Question 》中人類不斷的進化,最終只剩心智在宇宙中翱遊,或許離開肉身限制能得到另一種自由。

到達火星前要把之前丟棄的腳踏車撿回來的相對運動、太空船不同軌道與燃料消耗的解釋大概只有在硬科幻小說裡會描寫;混亂的小行星帶場景彷彿在銀河鐵道 999 裡見過,有點合理卻又有點不願相信,印象中的太空應該充滿紀律與整潔秩序,而不是難以想像的危險與不公平的剝削;強悍的石奶奶給我的第一個聯想就是《天空之城》裡的空賊歐巴桑,還是月球開國元老,不知道這設定是不是承接《怒月》?無限繁殖的扁貓也很有趣,孤獨的小行星帶礦工為了這些小動物而瘋狂,不知道海萊茵是不是貓奴,才會想到描寫這橋段? XD

前幾天晚上趁著難得停雨,騎腳踏車出去晃晃,偶然抬頭看見滿天星辰,過去因為光害,已許久未曾看見那麼多星星,剛好下雨將空氣洗淨才有此機緣,只是看久了不禁有些感嘆,2001 已過去十年,科幻三巨頭均已離世,人類還是被束縛在地球上,太空梭也走入歷史,不勝唏噓。

影片:

Saturday, June 18, 2011

[書]《異星遊》

ISBN:666-360-947-5
中圖分類號:857.83 6322
出版者:國家出版社;印刷所:華成印刷廠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局版臺業字第0632號
國家科幻叢書 13
作者:海萊因 (Robert A. Heinlein)

這或許是我看過的第一本海萊因作品,高中的時候在鄉立圖書館借了一本天下文化出版的《4=71》,是館內少數幾本科幻小說之一,那個時候沒像現在這麼挑食,圖書館裡有什麼書就看,也不知道去二手書店挖寶,直到大學時代因為愛西莫夫的《我,機器人》和《正子人》翻拍的電影去找小說,也因而對科幻小說的領域有了興趣;甚至在理科通識課下課的時候跑去問老師如果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被量測到的話,會有什麼改變?也才知道已經有科學家做過實驗,速度愈快時間真的會過的比較慢。

剛開始看了十幾頁,愈看愈覺得熟悉,還以為《4=71》是某個大膽的作家抄襲海萊茵作品,上網查才發現是譯名不同,但是天下文化的譯本看起來比較通順;但有一點讓我很想罵髒話-王凱竹翻譯的《異星遊》改了故事結局,我還特地去看維基百科上的介紹確認是不是記錯了,看 ptt 上討論還有好幾本的作者誤植,或根本沒有附上作者姓名與英文書名,或許把這系列小說當成譯者的二次創作比較保險。

看故事前半段發現有些對話與情節讓我挺有感觸,可是記憶中卻沒有一點印象,只記得史提舅離開的情景,後來再看到這段,才發現原因-劇情急轉直下,前面的鋪陳似乎就只為了凸顯後半段劇情的無奈與哀傷,在船上短短四年,地球上的親人幾乎都已辭世,與社會脫節,跟地球聯絡後,才發現他們過去幾個月所做的犧牲,其實並沒有必要,最新的技術讓他們四年的成果顯得可笑(但也是因為這個計劃才有新技術的誕生),回到地球後並沒有得到眾人的歡呼,而是被冷落在一旁;而烏哈特船長因為代理船長一職而被人仇視,沒有朋友,專長已失去意義,只能落寞的站在一旁看他人道別,之前的我也是無法融入人群(現在也好不到那去),心有慼慼焉。

這本書最大的敗筆就是亂改結局,收的莫名其妙,如果是因為作者而看這本書的人大概會很失望,還是天下文化出的版本比較好,儘管如此,還是從中列出看了很有感覺的幾段話,不知道天下文化的版本是怎麼翻的?

P.94
學習並不是成就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種成就

P.101
我們升空已經兩個星期,在柏欽即將動手術的前一天,我坐在房間裏,無法確定是應該到通信組去提供一些特別服務,像清理廢紙簍或為檔案為縮攝影之類,或是只坐在這裏,等別人來叫我
我決定還是接受後者,因為忽然記起史提舅「絕對不要自動自發」的忠告

P.107
「長官?我以為我們是在發現行星之後,負責向地球報告的人。」
「哦,那個……嗯,也沒錯,不過這件事更重要。現在人口已經太多,為什麼還要鼓勵開發新殖民地呢?一個數學家可以在瞬間把人口問題解決——把每個人都殺掉。」
歐先生沒抬頭就說道:「我很喜歡你一點,組長,你有一顆很溫暖的心。」

P.130
我正要抗議,但他又自顧自地說下去。「你聽我說。你為什麼那樣確定我錯了呢?答案是因為打從你一生下來,大家就告訴你『你愛他』。同胞兄弟姊妹必定相親相愛,這是我們聞名的基礎。在一個人小時候告訴他什麼事,而且多說上幾遍,他通常會信之不移。其實相信兄弟姊妹會相親相愛也沒什麼不好,因為他們比外人有更多的機會和原因彼此憎恨。」
……
「假定他是個不相干的人,在對你做了這些事之後,你還會喜歡他嗎?或是你會恨他?」
……
「也許你是真的,也許你的話裏沒一個字是真的,由於你置身在內,根本無法看清楚什麼事公平。不過真正重點在於你對此事的感覺方式……你絕不會喜歡這個人——但由於他是你孿生兄弟,情況就完全不同,所以你『必須』愛他。這兩個想法根本上互相衝突,所以你內心一直覺得不安,除非你能夠判斷出那一個是假的,並且把它摒到腦後。這一點就完全在於你自己。」
……
「在另一方面,如果你能想通一點:你沒有任何必要去愛他或喜歡他,那就他目前的樣子而言,你反而會喜歡他一點。」

P.137
「臉別拉的這麼長!心理衛生就是一種矯正過程,它矯正可矯正的東西,並且去適應不可避免的東西。你現在有三個選擇。」
「我不知道還有什麼選擇。」
「三個。你可以像陀螺一樣繼續下去,直到你心智建立起一種幻想,並且能為潛意識接受……這是一種精神病式的適應,也就是你所說的『瘋狂』。要不然你可以像目前這樣一直混下去,但是很不快樂,對你自己和船上的同伴來說都像個廢物……而且一直無法避開失去平衡的可能性。否則你可以挖掘自己的心靈,儘量去認識它,找出它真正想要什麼,告訴他有哪些事辦不到以及辦不到的原因,然後以一切可能的事為基礎,好好跟它商量,取得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如果你有勇氣和判斷力,就會選擇最後一種,那不是件容易的事。」

P.235
但我也體會出紙條的含義……
叛變!
那是太空中最醜惡的字眼,任何慘劇都比它好些。
史提舅很早以前就告訴過我們——柏欽和我,那時候我們都還是小孩子。他說:「即使船長明明是錯的時候,他也可以說他對。」很多年之後我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你必須在船上生活一段時間才會知道這句話的真實性。直到我讀過這張煽動性紙條之後,我才算徹底瞭解史提舅那句話的真實意義,並且覺察出有人再三考慮向船長的權威挑釁……我正是那股阻抗力量的象徵。
一艘船不光只是一個小世界而已,他更像一個人體。在其中你沒法講民主,無論船長的態度有多和悅民主,但骨子裏沒有一點民主之意。在你緊急的時候,你沒法叫手、腳、胃、腸去投票,看看大多數的意見是什麼。你絕不會這樣做!一切由你腦子決定,整個軀體只去執行而已。
一艘太空船無時無刻不像那個樣子,因為有其必要性。史提舅話中的含義是說船長「最好能對」,否則也最好祈禱他對,即使你並不同意他的看法……因為就算你對而他錯,還是救不了這艘船。
不過船並不是人體,因為它集合一群人共同工作,必須犧牲某個程度的小我,那不是件容易事——至少對我說是如此。使大家團結在一起的是一種很抽象的東西,姑稱為「士氣」,那種東西你很少會去注意它,除非它已經喪失掉。

P253.
事實上除了莫叔叔之外,其他人都沒有家屬來迎接,所見到的只有長程基金會的代表,經過七十一年之後,大家已經沒有親戚了。不過我最為烏哈特船長感到難過。當我們正等候通譯人員接受檢疫時,我看見他孤零零地站在一邊。其他人都不孤單,大家都忙著彼此道別。但他沒有任何朋友——我猜想他缺乏勇氣在船上結交朋友,儘管當時他正等候變成船長。
他看起來鬱鬱寡歡,非常孤單,於是我走過去伸出手:「再見了,船長。和你一起共事是我最大的榮幸……也感到非常愉快。」最後這句話並不是謊言,完全出自肺腑。
他的確非常驚訝,然後臉上浮出笑容。我真擔心他的臉會裂開,因為他平常沒有笑的習慣。他緊握住我的手說道:「我也感到非常愉快,巴德滿,我衷心祝福你永遠好運。呃……你有什麼打算嗎?」
他的態度非常真摯,我突然發現他很想找人談談話。「我還沒有什麼具體的計劃,船長。當然要先回家一趟,然後大概就回學校去。我想上大學,不過我猜想還要一段時間去跟上這個時代。這裏的改變實在太大。」
「不錯,這改變實在太大了,」他莊重地說道。「我們都得設法去適應。」
「哦,你有什麼計劃,船長?」
「什麼計劃也沒有。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麼。」
他說的非常簡單,但完全是事實。我知道那是真話,不由得生出憐憫之心。他是位火箭船船長,在過去是樁非常專門的工作……但是現在已經沒有火箭船了。這就像哥倫布在完成探險的狀舉之後回到故土,發現帆船已被蒸氣輪船取代,他還會再出海嗎?他也許連艦橋在哪裏都找不到,就算到了那兒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烏哈特船長已不再有可資利用之處,他是時代錯誤所造成的結果。充其量以盛宴歌功頌德一番,然後就從此再見了。

Sunday, March 27, 2011

[書]《雙星》

ISBN:666-360-949-1
(書上所標示,但在全國新書資訊網上找不到資料,所以列出更多資料)
中圖分類號:857.83 6322
出版者:國家出版社;印刷所:三文印書館有限公司
國家科幻叢書 16;行政院新聞局局版臺業字第0632號
作者:海萊因 (Robert A. Heinlein)


原以為是以主角玩弄一個愚蠢自大的太空人做開場,沒想到是主角被玩,而且越到後面愈玩愈大,還脫不了身;劇情上沒有太大的起伏,火星人的描述倒是有趣,明明是高智慧的種族,卻有著獨特的價值觀,遵守著人類看起來很奇怪的禮儀,或許從外星人的角度來看人類的一些行為也是愚不可及,無法理解。

不過一個人是否有這麼容易被另一個人替代?親近的朋友家人當然會發現,但一般的選民呢?選舉並非只是看候選人,而是由整個競選團隊努力營造出來的候選人形象,要有人寫文稿、安排各項會面、分析各種資料、募集資金…選民只是將選票投給候選人所呈現的理念,候選人不過是個演員,演一場很長的戲,性格分明,大部份人都在看他下一步做些什麼、演說的內容、塑造的形象是不是一致,選上後是否能維持下去,也因此許多政客爆發醜聞時總是讓人感到訝異,滿口冠冕堂皇,私底下卻是如此荒唐;或許要求一個完人出來選舉太過奢求,只能祈禱政治人物能有點良心。

順便紀錄一下之前在巴哈洽特看到的幾句話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為而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 似乎是出自《老殘遊記》第十六回自評,可惜在網路上找不到完整文章,維基文庫也沒有收錄。

Sunday, March 20, 2011

提到 Twitter、Plurk、Facebook 可以拿來用的梗

早上又在巴哈洽特看到有關 Twitter、 Plurk 和 Facebook 的討論串,每次看到這種討論串就會想推幾張圖片或幾段話,但臨時要找又很麻煩,乾脆用篇文章紀錄起來
  1. @hao520 : 同樣浪費時間,巧妙各有不同:玩 Twitter 浪費別人的時間,玩 Plurk 浪費自己的時間,玩 Facebook 浪費所有人的時間。



  2. THE NEXT WEB - Twitter vs Facebook

    Twitter make me love people I've never met and Facebook makes me hate people I know in real life. @shaylamaddox

  3. The Joy of Tech - Superman's social network nightmare

不過老實講,我還是比較喜歡巴哈洽特這種 bbs 討論區,沒有推文不需要常常回頭翻舊文章,討論串能夠很容易串接起來,大意在文章標題就可以看出來,內文有更多空間可以闡述自己的想法,速度也很快;最棒的是,說什麼梗都有人可以接 :)

Friday, February 4, 2011

Firefox Mobile Kit!

去年底跑去 2010 SA群英會 聽演講,整天的課程還挺好玩的,還帶了 PSP 和 MGS:PW 去捉了不少小兵,會後捐了一百元拿了一份 MozTW 明信片美國和法國各寄一份,一月中的時候美國那邊回信說收到明信片了,


填完表格以後還特別跟家人說會有國外包裹寄來,終於在前天收到了,小小一個包裹


翻到背面一看,竟然是從英國寄來的,查一下寄件者原來是專門做各式客製化禮品的公司,真是有趣


包裹內容


兩張明信片大小的貼紙和一個橡膠手環


四條像是掛識別證的帶子和十張大貼紙


十個胸章


對我好像都沒什麼用,再看看有沒有人要,把這些東西送出去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