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3, 2011

[書]《無限軌道》

ISBN:666-360-960-2
中圖分類號:857.83 6322;出版者:國家出版社
印刷所:三文印刷館有限公司
國家科幻叢書 20;行政院新聞局局版臺業字第0632號
作者:Poul Anderson

故事設定中的地球權力掌握在一小部份精英手中,普通人民受到壓迫,社會經濟衰退,不再重視科學發展,甚至要把外太空探測活動取消;追求民主的異議份子於是與掌權者商量,讓他們這群人能搭乘太空船到外星球去殖民,政府也少了個煩惱,有點像艾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只是沒那麼有趣,船員大部份時間處在冷凍睡眠狀態下,輪流起來值勤,故事裡有提到折返點的概念,也有利用太空船力場將繞外星球軌道漂流的裝備減速的情節,可以看出作者也是屬於硬科幻作家,可惜整篇故事沒有特別吸引我的地方,倒是讓我思考起一個問題。

一個社會如果缺乏底層的農工業從事人口還有辦法繼續維持下去嗎?故事中一群人到了外星球後大部份都要務農來維持生活,雖然有些高科技設備,但是幫助不大;目前台灣從事農漁牧業的人口似乎逐漸減少,老年人口所佔比例逐年升高,看日本《料理東西軍》介紹的許多仕事人也都六、七十歲,當這些老一輩的農漁民退下來,子女又不願接手,會有什麼情況出現呢?本地農產品價格上漲,產量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只好由國外進口,依賴農業機械化大量生產的國家?價格上漲到某一程度,從事農漁業所需付出與收入對比之下能夠吸引新一批人加入?或者政府引進農業外勞來做這些本國人不願做的辛苦工作,更甚者,像澳洲農場打工般提供機會給外國人來臺灣學中文?祖父母那一代務農維生,小時候也有幫忙過,當我懂事時起,父母已有工作,不再靠種田維生,田地就休耕轉作,偶爾聽父母描述他們小時候的故事,總覺得這數十年間社會變化真大,偶爾開玩笑說沒有工作就去種田賣菜,總是被笑說太傻;再過十年,不知道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